苏宁近几年发展态势良好,它的成功经验有四点:第一个是数据化建设,即由数据指导经营;第二个是多元化销售渠道;第三个在于服务,苏宁称之为到店、到家、到仓、到身边,以前光做线下的时候维度没有这么多;第四个是金融要支撑,苏宁有数据云、物流云、金融云,掌握供应链。这里提到的几点,对于直销企业的未来发展都是有所助益的,可以看做是完善自我的新路径。比如安利正在全力推行的数字化战略,比如直销一直追求的服务温度,在比如许多公司,像三生(中国)不断完善自己的供应链。找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才能达到长远的发展。
作者提出,新零售核心指标有两点,所有的变革能否提高效率,能否降低成本。自去年以来,市场环境不断变化,政策收紧,监管从严,直销企业开始更多地转向线上发展,建设电商平台,比如完美公司。也有企业更加关注线下铺设得是否更精准,服务是否更到位,比如安利的线下体验店。而无论哪一种方式,都是在向新零售的趋势靠拢,甚至追求赶超。公司投入成本、精力等寄望其所带来的变化,无非就是作者所说的,能否提高效率,能否降低成本,从而实现健康良性的长远发展。
故此,新零售的关键,就是直企的破局之途。
新零售的探索还在继续,谁能真正定义“新”,尚存变数。
就目前来看,冠以新零售的业态种类繁多,资本也十分热闹,投资案例不断。也正是在这样热闹的时候,行业不容易暴露出问题,比如共享单车前几年资本疯狂涌入的时期,鲜有人看清现实。
当然,并不是说资金有害,零售行业的变革还是需要很多资金去摸索路径。如今,零售商们也是在试错中调整。
若将新零售变革者进行分类观察,简要来说主要有三类物种。
1
第一种是苏宁,苏宁本来就是零售巨头,坐拥线下资源,同时经过多年转型,线上能力也在逐步成熟当中。
第二种是创业公司,目前商业模式并不明朗。获得融资就需要创业公司有规模,需要公司快速铺店。但是零售本质就是一个慢行业,对于新晋者来说较难迅速走量。因此也可以看到融资不断的同时,创业公司退潮的案例屡见不鲜。
第三种是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进入新零售领域的方式以投资收购为主。业界的一个疑问是,互联网公司基于流量的打法,在线下是否能奏效,两者对线下理解是否足够深厚。
整体而言,三者都在各自的模式中前进,有的从下至上、有的从上至下。而近年来,风口正在回归线下,巨头们纷纷在线下圈地,往低线下沉。
比如,2019年苏宁收购万达百货、家乐福中国80%股权;阿里已经投资高鑫零售、三江购物、新华都、银泰,和百联集团战略合作;而腾讯对接的合作伙伴不仅有入股的永辉、步步高、万达商业、海澜之家,也包括战略型伙伴,如沃尔玛。全国排名前十的商超公司基本归属于苏宁系、阿里系和腾讯系。
在这一轮新零售运动中,此前不被看好的苏宁却凸显了优势,似为新零售而生。因为苏宁原来就有线下零售的基因,十年前就是打破线上线下的破圈者。从最初的零售店到连锁店,再到综合购物中心,又发展不同的业态,毋庸置疑苏宁对于线下商业的资源整合上经验丰富。现在,苏宁又继续布局柔性零售,弹性门店,以立体网络进行线上线下双向导流。
从传统零售向智慧零售转型,苏宁的经验是什么?苏宁易购总裁侯恩龙曾提及四个不同,第一个不同是数据化建设,即由数据指导经营;第二个不同是多元化销售渠道,就是一定要把所有的多元化的销售通路打开,原来线下门店渠道比较单一,现在要把所有新兴的渠道占领;第三个不同在于服务,苏宁称之为到店、到家、到仓、到身边,以前光做线下的时候维度没有这么多;第四个不同是金融要支撑,苏宁有数据云、物流云、金融云,掌握供应链。
归纳来看,其中有“新”的部分,但更关键还是在自身的“零售”能力上,包括供应链等环节。
1
在笔者看来,新零售核心指标有两点,所有的变革能否提高效率,能否降低成本。
在提高效率方面,以便利店为例,一方面能否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意愿,通过更优的门店设计和产品搭配来降低寻找和选择的难度,从而让消费者更快地拿到产品,更高效地解决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店中商品的分发流通能否提高效率也是重点。
在降低成本上,不仅和选址、门店的配置、货架摆放息息相关,也和线上怎么导流、线下如何导流回线上关系密切。大家期待的是,基于销售数据供应链管理,互联网的数字技术能不能赋能给传统零售行业,更精确地管理、减少成本支出。
而这两者往往同时存在,相辅相成,也是提升消费者体验的要素。就像网约车既提高了打车效率,也降低了打车成本。成本包括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同时,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那么,新零售能不能比传统零售的效率高、能不能降低2B端的运营成本、店铺坪效会不会更高、人力投入能否更少,都是判定新零售是否有效的细分指标。
接下来零售商们还有诸多进化空间。例如,在一二三四线城市需要精细化、差异化运作,针对不同城市、不同区域都需要研究洞察,根据当地用户需求甚至进行“一城一策”。
再者,众所周知线上流量仍是难点,成本居高不下,如何有效地从线下向线上导流是值得探讨的方向。
最后,巨头们所谈的赋能,也就是对线下店铺的数字化建设,也是探索的重点。因为数字化可不仅仅是接入IT管理系统、线上支付系统,还需要一整套团队和供应链体系的打造。这就需要复合型人才、需要成本控制,其间如何进行创新,将考验各家实力。
声明:新电商是非商业类网站所载的文字图片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涉及费用问题,需要删除“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