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市场此起彼伏的暴雷声中,自诩为“零食自主制造第一股”的盐津铺子披露半年报。8月中旬晒成绩单,不言而喻是不错的成绩——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41亿元,同比增长31.28%,扣非后净利润4162万元,同比增长168.18%。

  初看数据,有没有一种被惊艳到的感觉?至少花朵财经(F-Finance)看完这组数据的时候,想起了前几天那位嘲讽“大陆人连pei陵榨菜都吃不起”的台湾友人,恨不得一份PDF甩过台湾岛。

  但冷静下来断然是不会这么做的,万一被人抓住了小辫子咋办。盐津铺子的翻身仗背后,指责上市公司“涉传”的媒体还是不少。但朋友圈那些“月入50万、卖蛋糕开保时捷”的炫富神话,真的不会伤害上市公司吗?

  “老大哥”豆干让位烘焙产品

  盐津是南方蜜饯的代表,顾名思义,盐津铺子就是卖蜜饯的商店。2017年初,盐津铺子在中小板上市,并被贴“零食自主制造”第一股的标签。

  很多公开报道也写到,董事长张学武的目标是“做食品界的华为”。花朵财经冲着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这些贴牌销售的“网红”,盐津铺子就这样在资本市场先拔头筹。

  盐津铺子的大当家是豆干系列,2015年还聘请何炅代言,并赶在了2017年初上市。结果,做了多年大哥的豆干产品不给力,盐津铺子上市第一年就业绩变脸,第二年利润再度收窄。

  好在经过一年多的低迷,盐津铺子又靠烘焙产品把业绩扛回来了。今年上半年烘焙产品营收规模达到1.35亿元,同比大增132%,取代豆干产品成为第一大单品。

  烘焙产品崛起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豆干类产品销售额增长乏力,上市前占盐津铺子一半以上的收入,去年就不到两成了。二是盐津铺子在渠道上变了新花样,在社交平台上分销卖蛋糕,结果把盐津铺子扣上了“涉嫌传销”的帽子。

  烘焙产品发力靠微商

  盐津铺子把烘焙产品养成第一大品类,只花了一年时间。但在这么短时间如何快速养成的,应该是盐津铺子不愿多谈的事情。看看半年报出来后张学武的说法,未来十年线下渠道占85%,线上占15%,就可以才知一二了。

  2018年上半年,盐津铺子电商公司采用分销模式在社交平台卖产品。在这之前,电商业务一直亏损。

  社交电商的营销方式一直处在灰色地带,盐津铺子的套路无异于其他——用户扫码进入盐津优选商城,购买一款产品后成为会员,同时生成自己的海报和二维码,只要有人扫码下单,即可享受订单12%的收益,复购享5%的收益。

  这种返佣模式让盐津铺子陷入“类传销”争议,“盐津优选”、“盐津精选”等分销平台后来也“消失”。但花朵财经在朋友圈搜“盐津铺子21日鲜”,仍旧可以找到很多代理的推广文章,收益图、成功案例、视频看得人心里直痒痒。但跟一些微商不同,盐津铺子只有返佣模式,没有价差。

  (以下以图为证)

  赤裸裸的炫富,但盐津铺子并不认为这是传销,公司副总经理孙林更是形容“这是一场抢钱的战争”。盐津铺子也曾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盐津优选平台提供真实的产品,不收取赞助或会费,销售产生关系的最多只有三级,不限制人身自由,无强制性要求。

  不过,现在盐津铺子似乎“改邪归正”了,几个受到质疑的平台已经关闭。但盐津铺子有一个能力,是很多上市公司都羡慕的——尽管增收不增利,但政府补贴占比更是高居不下。

  花朵财经统计,2016年到2019年上半年,盐津铺子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2529.75万元、4721.95万元、3922万元、3077万元。

  按理在坐拥十多家上市公司的长沙浏阳,盐津铺子并算不上什么香饽饽,为何如此受器重?政府的持续输血又能给盐津铺子带来哪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