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有哪些奇特的功效?为什么能漫山遍野地暴长出来?为什么鲜甜味美?为什么能消灾祛病?其内涵和灵性真谛是什么?这些引发了小高益槐的特别兴趣和关注。

  

微信图片_20211204091046.jpg

 

  中学毕业后,高益槐投身于上山下乡的火热浪潮中,广袤的农村大地提供给他观察菌菇生长规律的机会,他将工作之余的全部精力都用于菌菇研究。

  他发现,在不同的季节,不论荒山野岭、森林山间、田野草丛中,奇色异彩的菇集簇成批地长出来。他常会在山里的松树底下发现很多松乳菇。特别是在下过雨的端午节前后,大片大片的松乳菇,一夜间从松树下的草坪上冒出来,采摘下来可以做成美味可口的菜肴。从小,高益槐就对菌菇充满好奇,祖父药柜里的灵芝能为病人治病,父亲从山里采回来的菇能够做出美味可口的菜肴,而这次自己亲眼看见了菇神奇的成长过程,更激发了高益槐对菇菌研究的兴趣,激发了他潜藏于心底的好奇。

  不管风霜雨露,高益槐每天都要去观察各种菇的生长规律。他没有科研基础,开始只会把有菌丝的木头一小块一小块切下来,作为“种木”,仿照它们的生长环境,进行繁殖试种。

  

微信图片_20211204091051.jpg

 

  青年高益槐(右)与同学

  对种菇入了迷的高益槐,为了进一步了解菇的知识,他和同学背上书包,踏上拜师解惑之路。他们慕名来到福建省三明市的三明真菌所,拜见了黄年来研究员。黄研究员是福建省研究菇方面的权威专家。黄研究员见他们如此虚心向学,就送给他们不少科普读物,允许他们待在“三明”,观察“研究所的试验”。

  黄研究员对高益槐说:松乳菇的人工栽培是很困难的,以后有机会你可以尝试去栽培,但是目前最容易也最适合人工栽培的是草菇。南方生产水稻(一年三季稻),废弃的稻草很多烂在地里,烂掉的稻草会产生很多碱,对农作物的生长会有妨碍,如果能把大量的稻草利用起来,把稻草变成菇、变成钱,对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会非常有帮助。黄年来研究员的这番话深深触动了高益槐,为农民寻找致富之路——这不就是自己一直所追寻的人生理想!高益槐以香菇类育种、仿生栽培、药学研究的生涯就从黄年来的启示开始。

  20世纪60年代后期,福建省古田县正值一窝蜂种植草菇、银耳热潮,整日埋头在试验场的高益槐,萌发了要追求食用菌高产能的念头。通过不断试验,他发现白木耳是由两种不同类别的菌丝体交合在一起的,就像蜜蜂中的蜂王和工蜂一样,一种菌丝是专门负责生殖长菇的,另外一种菌丝是负责分解营养给负责生菇的菌丝“吃”的;很多人分不出这两种菌丝,而高益槐经过长期的试验和观察,一下子就能分辨出来。考虑到白木耳的生长环境,他选择在防空洞内种白木耳,并成功地培育出了雪白的银耳。这为古田日后成为“一朵菇铺就43万人致富路”的食用菌之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山下乡的那段生活,不但没有磨灭高益槐研究菇的信念,反而锻炼了他的体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适应环境的韧性和坚强的意志力。同时也给高益槐收集第一手大自然资源的资料,发现山里面丰富多彩的菇的世界,为此后菇菌的深入研究和成为真菌学家创造了机会。